推荐:
首页 > 明星资讯 > 看《琅琊榜》的感受
《琅琊榜》剧评:男人们女人们的戏,你更喜欢哪种?

  (文/豆瓣,cola奶茶)《甄嬛传》是女人后宫争斗、智谋的戏,《琅琊榜》是男人前朝权谋、夺权的戏。

 

  华美vs疏淡
 

  《甄嬛传》的服饰华美典雅,雍容高贵。色彩绚丽多姿,肯在细节下功夫。女人的妆容、首饰、头饰、护甲等,都随着情节推进而有相应变化、呼应剧情需要。人物群像如工笔水彩画。《琅琊榜》服饰色调多暗沉,皇宗贵族有红黄紫,也入深色系,布料厚重有质感,人物造型复古清贵,气质疏朗俊雅。以场合、人物身份来定位服饰穿着,同样注重细节。美工效果如黑白泼墨画。
 

  诗词vs文论
 

  《甄嬛传》所处的清朝不似唐代,在精气神上要求女子进退有节,守持有礼,言谈举止内敛含蓄。语言清丽幽婉,有唐诗的工整押韵,也偶见词藻的婉约飘逸。《琅琊榜》的对白则精简凝练,行文台词有散文的疏淡从容,也有政论的精辟和思辩。人物行事、言谈有“风骨”,硬朗、内持、隐 忍、克制。虽不及魏晋的豪放不羁、醉生梦死,但也自有一番滋味。
 

  悲哀vs悲壮
 

  《甄嬛传》的情节之所以扣人心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:善良聪慧、谨慎隐忍的女主人公终于意识到,忍让是不会有好下场的,必须要自己强大起来,不仅要防人,而且要适当地害人。坏人做了坏事如果不复仇,只会纵容出更多的坏人,所以适当地做点坏事,不仅能自保,而且能把旧日的恩怨好好算一算。白莲花复仇记让观众击掌称快的同时,也让大家领略了一把“高处不胜寒”的凄凉和哀伤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只剩一堆算计,毫无真情,连一句话一个举动甚至一个眼神,都能触发一场危机,那么这种人人自危人人为求自保的格局,其间渗出的悲凉足以生出凄神寒骨、悄怆幽邃之意。
 

  男权社会下女子的生存本就艰难,更何况还是封建帝制最集大成的大清皇朝的宫墙之内,女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一个男人的手中,稍有不慎便祸及自身或株连家族。这里的每一桩恶毒事件,每一次事实的歪曲,每一件阴诡计谋的诞生和揭露,都是由这个男人说了算。在这里的,美的东西渐渐被磨灭、销毁,最后甄嬛虽然走上了至高位,但也是她人生中至为荒凉破败之境。
 

  这种复仇,是不断失去和剥落的过程,是渐渐走入黑暗的过程。惨痛且让人生厌,只有悲哀。《琅琊榜》同样是一个复仇的故事,但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内核,便是最终的仇人,并未血刃,而是求还给天下凡有忠贞之心的热血人士一个公道。梅长苏善于借力打力,紧抓人性弱点,制定出精密而准确的复仇计划,但他身上肩负着的不仅是血海深仇,还有责任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从未失去本心,虽然同样是走向成熟,甄嬛是越走心越冷,苏哲是从未迷失过。虽然梅长苏擅长阴诡手段,但大仇一旦得报,一旦见得阳光,他便要回去北境的战场,他要用林殊的方式,完满地结束自己的生命。梅长苏从头到尾,心都是热的。纵使他已不再是金陵城里那个明亮的少年,但匡扶正义,追寻理想,捍卫内心的信仰,这些,他从来没有放弃过。如果甄嬛是小儿女情怀,那么《琅琊榜》就是大家国情怀。
 

  复仇谋划的过程,同时也是自我救赎和自我重塑的过程,杰克苏最终赚得所有人的热泪,是因为此剧天真的可以——那些关于父子之情、夫妻之情、挚友之情、青梅竹马之情、战友之情、君臣之情的忠君爱国爱天下的思想,竟然借由一个如此虐心的故事,得到了全面的阐释。
 

  这种复仇,是时时沸腾着“情”、“义”、“诚”、“忠”、“正”的因子,是艰难地九死一生地慢慢地痛苦地从黑暗地狱中爬出来,重见光明的过程。虽然结局是肉身的陨落,但基调却是悲壮。这种都是由网络小说改编的“伪历史剧”、“伪正剧”,肯定是比不过当年的《雍正王朝》、《康熙大帝》的了,但如果将某一个年代的历史、文化上的某个点精细化,无论在服饰、布景、台词和礼仪上都进行高度的模仿,这样的戏能吸引20-35岁的观剧人群。
 

  中国的历史剧要能走出自己的风格,就要有“仪式感”。无论是否符合史实,首先导演和制作人要对戏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,赋予其某种庄重的“仪式”,无论哪一个朝代,都应该事先好好地钻研一番它的风土人情文化礼仪,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,中国的古代文化确实有动人心魄伟大璀璨的地方。只有这样,向外输出和向内熏陶才有可能。
 

  (不得不唠叨一下日本的影视,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画面都百思不得其解。这个民族就像是曾经寄生在我们民族身上的毒瘤,某天它自己脱落了,竟然将我们民族某些精华也一并吸走了,而且还总是心心念着要当我们的寄主,想想人家现在的建筑、文化甚至语言中的好多典故,那还不是我们大唐时期的,唉~~~~)

想知道更多小品台词、相声剧本、话剧剧本、情景剧剧本,请关注“爱小品”公众号

guanzhu